讀書心得-《Black Edge》黑色優勢

本書內容是描述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Steven Cohen的故事,他也是美劇金融戰爭(Billions)中主角Bobby Axelrod的原型,不過書的精采程度絕對不比影集遜色,很難想像是真實故事,雖然讀完之後瞭解這個世界比想象還要更黑暗,對於現況的無能為力心情會滿差的,不過還是蠻值得一讀。

Cohen可以說是華爾街「交易帝國」的先驅者,這裡的「交易」是指僅以短線或任何消息買進或賣出來獲取利潤,而非將自己視為公司的「所有者」,以公司的基本面與未來展望作為進出依據。

這些消息面的來源,通常有三種,其一是「白色優勢」,指創造合法交易機會的專業知識和洞見;第二是「灰色優勢」,可能是一位公司高管在透露業績線索時點頭或眨眼,這很難算得上非法行為;最後一種則是「黑色優勢」(Black Edge),也就是得到非法的資訊。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應該極力避免這種資訊來源,但實際上,就像一場遊戲競賽,每個人想的是如何得到最有價值的資訊,卻又不會陷入麻煩。

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第一部分是Cohen的成長過程與交易生涯的起點,敘述的他的生長背景,塑造了他不同於一般人的人格特質,面對市場變動時,可以保持冷靜與理性進行交易決策。Cohen似乎天生就具備了與眾不同的觀察力與市場的敏銳度,可以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那一面,讓他一開始在公司迅速展露頭角,顯現獨當一面的能力。

在股票市場賺錢,必須學習如何承擔聰明的風險。如果你有好的投資點子,但是卻因為害怕虧損而不敢投入太多資本,就沒辦法賺到大錢。Cohen發現他的獲利幾乎來自於他5%的交易,他認為重點在於風險管理,如何增加獲利的機率,並降低損失。他自豪自己的風險控管能力,所以不害怕下注在潛在高報酬的標的上。

後來Cohen創立的SAC資本。Cohen一開始大多都是進行當沖交易或短線交易,這也代表他的進出非常頻繁。對於券商來說,他們也算是一種「服務業」,知道怎麼分類客戶的「等級」。頻繁的下單產生出高額的手續費,因此,對於這類的大客戶,也代表他應該享有尊榮的禮遇。舉例來說,當有任何最新資訊,或分析師即將調高或調低某檔股票的評等消息時,大客戶理當享受最「即時」的服務。

SAC資本成長速度非常快,累積的資本大到一定程度時,Cohen也開始有不同的規劃。He wanted to be known as a brilliant investor, not just a “trader”. 他希望自己受到關注與尊敬,期望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投資者,就像巴菲特一樣可以受人尊敬,可以作為大公司或政府諮詢或倚靠的對象,而不是一位普通的交易者,聽起來似乎沒那麼崇高。所以他開始聘用許多擁有”fundamental edge”(基本面優勢)的高知識分子,聚集各個系所的名校畢業生。而華爾街也有許多公司,將許多專業人士串聯成人際網絡,提供給有需求的避險基金,避險基金支付高額的會費或諮詢費,來獲取有用的訊息。

不管是合併與收購的消息,到後來公司的每季盈餘「預估」。盈餘預估感覺更好操作,畢竟實際數字高於(或低於)市場的預期都是依據人為與數字計算,這些是一般投資人根本不可能碰觸的領域,即便我們認為市場的有效率的,通常在美股每次季報公佈股價波動也確實很大,但事實上,不同階層的效率公式可能需要分開來看,在重大數據公佈時進場,又進行短線操作的風險往往比較高。

第二部分則開始描述美國SEC開始注意到Cohen與SAC,並展開一連串的交手過程了。直到在2000年左右,多半都還是像GS、Morgan Stanley或共同基金等大公司在管理市場上的退休金帳戶,這些大公司多半在監管之下還算穩健的運作中。不過環境慢慢轉變,積極的投資方式與超額的保證生意,吸引資金逐漸轉移到避險基金上。避險基金的各式投資創新,就好比矽谷的科技創新。避險基金越來越具有市場操控的能力,並藉由各種管道獲取暴利。

在SAC中,不成文的慣例就是:Get inside information. Something guaranteed to make money. SAC成立於1992年,即便是在金融危機發生時,SAC達到它的巔峰地位,擁有近1200名員工與管理170億美金的資產。

第三部分的主軸則是本書的兩個大案,也就是Dell案及Bap.(新藥)案。兩個案子都是SAC的交易員,因為得到了非法的內線交易,使Cohen可以避免鉅額虧損並創造獲利,但是卻找不到關鍵證據證明Cohen做為整個犯罪系統的中心。整個案子的發展過程與涉案人員,書中都有非常詳細的描述,可以看出檢方蒐證過程的困難,兩方互相攻堅基本上處於相對不平等的狀態。一個人有罪,必須要有充足的證據,但是只要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他的清白,所有的努力可能就付之一炬了。雖然最後陪審團的決議是涉案的交易員都被判刑,但卻沒有辦法把幕後的大魔王繩之以法,只需要賠錢了事。

第四部分則是探討整個故事的後續發展。整個調查的流程跑了近十年,但是對Cohen來說,世界還是照常運轉,他的生活與事業也是持續運作當中,他照常交易,照樣賺大錢,即便後來轉為家族辦公室,他還是有100億美金的自有資金可以讓他創造巨額的獲利,而當事件告一段落,他也即將在2018年復出投資的舞台。

華爾街的權力地位越來越高,就如同之前討論過很多書的內容,「金融化」似乎正在吞噬這個社會,對於金錢的追逐讓我們對於倫理道德的標準要求越來越低弱,這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並不只有金融層面,甚至整個社會風氣與經濟的發展,都有可能付出無法挽回的代價。

政府的作用是恫嚇投資市場的參與者,不要將其權力凌駕於法規之上,不然勢必付出慘痛的代價。雖然某些現實層面的問題可能沒辦法完全解決,但是當我們了解這個世界原來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黑暗時,身為一個投資者,能做的就是提高警覺,秉持投資的心態,以長遠的眼光進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