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More Than You Know》魔球投資學:莊家與賭徒都在找尋的投資潛規則

本書作者在緒論提及全書的核心命題為:以跨學科的視角來處理問題,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將文章共分為四大部分-投資哲學、投資心理學、創新與競爭策略,以及科學與複雜理論,每一部分探討投資過程中的不同面向。如果把股票市場視為一個「複雜適應系統」,讀者可以藉由閱讀這本書的同時,從多元的面向啟發對投資的另一層思考。

投資哲學應該是指對投資的研究,並以系統化的方法、以理性論證為基礎,來形成一個投資的決策計畫。台大哲學系苑舉正教授在他的著作裡面曾提及關於哲學思考的定義,哲學是「回答所有分辨問題真假的根本。」

這些問題有可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成為一種思考的工具。如何進行哲學思考,我們可以藉由閱讀並學習古人的智慧,作為指引,並反思現今的情境。不過這也可能會包含一種限制,就是受限於個人的認知,而無法發現自己的錯誤。因此,我們應該了解,承認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才是真正哲學的基本精神。

若以哲學的思考方式來討論投資,我們也是從理論開始,進而改進我們自己的投資策略。建構理論的過程讓我們得知,嚴謹的理論必須反映脈絡,也就是可以在大量不同情境之下預測行動或事件將如何引發特定結果。

理論建構的過程必須分為三大階段

  1. 以文字和數字來描述想要理解的事物
  2. 依相似性現象進行分類:釐清各種現象之間的差異
  3. 建構一個可以解釋現象行為的理論:穩健的理論可以解釋因果關係,且理論必須具備可否證性

當理論可以被否證,也就是在預測的過程中遇到與理論背離的異例,研究者則必須重新檢視之前的描述與分類階段,使新的理論比之前的理論更為精確與透徹,進而使理論的預測能力逐漸提升。而也因為「可否證性」的存在,我們應該轉向於思考「機率」的權衡,並在穩固的基礎之上,制定一個經得起考驗的長程計劃。

要建構一個績效優異的投資組合,我們必須以期望值分析來評估每一項投資

期望值的基本定義就是「可能的結果乘以機率的總和」。對我們來說,投資的選擇就是建立在期望值的結果之上。單純的考慮機率是不足夠,高機率的選項,有可能其期望值卻是負的。

以書中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若一家股價合理的企業有75%的機率獲利,因而讓股價提升1%;但這家企業有25%的機率不符預期而股價暴跌10%。我們會怎麼選擇呢?這支股票雖然屬於高機率的投資選項,然而期望值卻是負面的。

投資決策重要的不是正確性的頻率,而是正確性的數值

我們要知道投資組合中成分股上升的百分比並不能決定投資組合的績效,而是投資組合裡價格的變化才是決定因素。少數股票的大幅漲跌,對投資組合績效的影響往往大於平均值。這也是我們所知巴菲特闡揚「集中投資」的概念,而且優秀的股票不會一直出現,當你發現了可以得到最大期望值的投資標的,則在資金配置上便可有所權衡。

如果哲學是基於對主觀認知的探討,那心理學所涉及的則可以說是研究群體的行為,並嘗試解釋個體與社會相互影響的科學。在投資市場下,個體決策和集體決策兩者都發揮作用,但常常「集體決策」才是真正的關鍵。

若今天市場內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且所執行的投資策略彼此不相關,則充分的投資者多樣性可以構成市場效率。但實際上市場行為是相反的,也就是投資者的行為受到人類演化過程中行為傾向,如承諾與一貫性、爭取社會認同以及稀有性的影響,造成市場中普遍追隨其他人的行為,使得個體的非理性行為形成一致且同時發生的集體行為,進而形成過度的正向回饋,使市場失去平衡。

一旦市場變得脆弱,任何微小的變動都可以造成巨大的崩潰。而投資者成功的關鍵便在於掌握多數人的愚蠢荒唐,也就是對市場中共同的觀點保持懷疑。為了打敗市場,你必須有獨特的見解或與市場共識不同的看法。

在投資的領域,不管是在哲學、心理學的面向上,都還有待討論的議題尚未解決。一連串未解的現象,讓投資這件是變得令人興奮,也讓人沮喪。覺得興奮,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在未來會得到更多知識,洞察力也會提升。而覺得沮喪,是因為我們現在理解的仍然太少。不僅如此,即使是最精明的參與者也有可能會經歷市場的挫敗。

回歸這本書的主要命題:不同學科之間的融通是我們提升投資知識的關鍵要素,就如同查理.蒙格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依此架構將複雜的問題簡化,我們的投資技巧與決策也會在這個過程之中日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