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投資》與均值回歸的思考

 

《超值投資》這本書中的概念非常實用。一直以來,我的投資方式就已經融入了均值回歸的概念。投資系統是以技術分析和量化分析為主,盡可能跟隨趨勢,並不是單純價值投資或是動能投資。也因為涉足的市場多,證券、期權、外匯等,很難用單一方法貫穿整個金融市場。

整個系統是建構在過往的所有知識和經驗上。在現今的投資環境裡面,不可能用單一種方法,達到超越平均報酬的目標。要成為一個專職的投資者,最好是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哲學,不然我們利用指數基金就好,何必花那麼多時間在投資上,鑽研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呢?

去年底有隨手寫了篇Abercrombie & Fitch(ANF)的文章,這檔股票就是一個滿好的例子,那時看了幾檔零售相關的類股,趁低檔時做了部位的轉換。除了百貨類股,服飾類股也因為電商的崛起,在傳統廠商普遍被打趴的情況下,股價自然為投資人所鄙棄。當時文末還挑了另外五檔服飾類股比較,過了幾個月回頭看,覺得實在滿有趣的。

表格中可以看到當初計算ANF的TTM盈餘還是在虧損,所以本益比無法計算出來。但是ANF之後的漲幅竟然最為猛烈達到84%(自去年Q3盈餘公布後漲超過100%),隨盈餘的上升,目前本益比約318倍,讓我覺得估值比率所代表意義實在值得玩味。

我們都知道本益比=每股價格/每股盈餘,這表示,要讓本益比下降,不是價格下跌(分子變小),就是每股盈餘上升(分母變大)。這時候我的思考模式已經不是放在本益比估值是否過高這件事情上了,而是:

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嗎?股價是否有可能會再持續下跌?或是盈餘有可能改善而落底回升?

如果不正常,它會以什麼方式回歸到正常值?另外,ANF的殖利率是當中最高,股價淨值比是當中最低,P/B為0.79倍,若我們拿PB=1為標準,這樣是否代表ANF真的被低估呢?

回歸到正常值是一個過程,會以什麼方式回歸,或是什麼時候回歸?

這時候看似不能單就數字表面的意義作為投資者的衡量標準 (除了純用量化分散投資的方法),投資者可以試著去瞭解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這代表投資者需要花費更多研究的時間去這家公司是否遭遇到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有沒有可能改善或解決?公司的體質是否強健可以度過難關?或是有可能有任何催化劑可以幫助股價上升。

可以讓股價上升的因素太多,投資者能否抓到關鍵的因素?不可否認,投資是結合技巧與運氣的行為,投資也是各種機率的遊戲,投資者對舊的資訊如何解讀,與對新的資訊的評估準確度有多高,也是投資是否可以成功的條件之一。即便投資人有把握自己掌握的充足的資訊,我認為也應該將資金分散配置在不同的股票上,以降低投資的風險同時想辦法提高獲利的期望值為主要考量。

在過去的投資中,用這個思維方式去挑選投資的標的,有成功的,也會有失敗的,重點在於你怎麼衡量風險與報酬的比率?唯有當一筆投資所承受的風險是可控的,再去思考這筆投資可以給你帶來的報酬有多少,值不值得投資人冒險去追求,其實不論用什麼方法,你買的「價格」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