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框架效應》: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

 

本版共同推薦的一本好書《框架效應》這幾天出版了!當初看完這本書馬上就寫下了這段推薦短文:

「令人驚豔的一本書!作者用「框架」比做我們的思維模型太貼切了,流暢的文筆與高含金量的專業視野帶我重新進入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與決策思考的世界,再度重新認識自己。

你選擇的框架,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也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藉著書中一個接一個的心理實驗,逐步發現自我的「意義框架」;使用「接觸框架」驅動我們更樂觀、更積極嘗試新事物;培養同理心,與人建立好的關係,讓我們有勇氣拋開「比較框架」的束縛;最後,「突破框架」為我們的人生開創新局,擁有更多幸福感與成就感。」

不過,我對這本書的感想絕不只於此。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會感覺到在與書對話,透過許多書中所提的小測驗與小故事來逐漸認識自己的內心,到底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目前人生中擁有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答案有的時候會出乎你的意料,原來我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

我之前讀過一本關於行銷的書籍,就用過「框架」這個概念為主軸,描述如何利用「框架」來影響別人,讓我們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框架」的目的是要讓別人可以認同你的想法與價值觀,也用來包裝自己的影響、權威、實力、資訊和地位的工具。

「框架」等於「視角」

「框架」等於「視角」,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心理參照機制,選擇性的制約我們感知與思考的過程,也決定了我們最後思考的結果。框架會影響判斷力、改變人類行為的意義,形塑了每個社交互動的潛在意義。所以,你可以用框架去看別人,當然,你所選擇的框架也決定了別人怎麼看你。

在處理事情時,不要單純使用一個框架,只用單一視角。我們應該將所有可能性列出來,逐項評估、看看他們彼此之間是否有連結,並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在《零偏見決斷法》這本書中提到「擴增選項」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應該問的是能不能都要?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哪怕只是多出一兩個選項,都可以發揮極大的力量。

在思考事情時,不要單純一個框架,讓自己陷入死胡同。當你在覺得痛苦時,想一想「今天=對某人來說迫切渴望的明天」,你會重新找回自己生命中的感恩與幸福。或是,你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想法。人通常會因為別人放在你身上的框架而感到壓力,不管是金錢、地位、工作等,但是,重點是用來評價自己的框架是什麼?

我不用強者與弱者、成功與失敗區分世上的人。

 我只將世上的人分為學習與不學習的人。-班傑明·巴伯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也不要用表面所呈現的事物來進行評斷,而是去觀察他的處事態度。不要認為你的選擇是「普羅大眾的選擇」,不要認為你的主觀經驗與客觀經驗之間沒有差距(事實上往往有鴻溝)。

不要以為別人都在注意我們,其實真正看著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不要讓自我的框架看成世界的中心,持續學習與智慧的累積,讓我們可以變得更加謙遜。

你要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你必須先了解你自己!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說:「人生並不在於發現自我,而是創造自我。」唯有你先了解自己,才有辦法進一步去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也才會努力創造更美好的自己,發揮力量去影響他人的行為跟幸福。

這裡提供一個書中有趣的小測驗,讓大家理解自我框架,我們看見得是怎樣的世界?

有個電視節目,讓大人們去猜小朋友們在說什麼,從小朋友的角度來說明特定事物,其中的幾個問題是:

  1. 我拿到一百分,爸爸媽媽就會說這句話。
  2. 沒有這個不能唱歌。
  3. 這個總是軟趴趴。

答案在留言中,希望你看到的時候不要驚訝!代溝總在沒有互相溝通、互相了解下產生。所以我們應該用更開闊的心去待人處世,與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