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零偏見決斷法》最接地氣的思考術

最近看了幾本跟思考決策有關的書,但是這本《零偏見決斷法:如何擊退阻礙工作與生活的四大惡棍,用好決策扭轉人生》是我覺得最接地氣、也最實用的一本,剛好解決了一些我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非常推薦大家閱讀這本好書。(英文書名: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

其實決策的書看多了,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可以以靠自己過去的知識與經驗進行自我評估後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是,在另一本《決斷的演算》中告訴我們:

人類的記憶容量其實是無限的,但是搜尋的記憶有限

 如果我們是持續地吸收新的資訊進入腦中,在大量訊息堆疊下很有可能過去一些更合適、正確的認知反而被我們忘記、封存了。這樣的思考模式讓我們在面對各種問題時反而更會產生心理偏誤。

不管一個人有多麼理性,我想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環境中的影響因子,而且持續的與自己的情緒對抗。就好像我們常說自己正在「天人交戰」中,想了老半天,就是無法下結論,無法對某件事做出判斷。

「自我」才是我們面對最大的敵人!

現在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決策的程序像電腦的「快取記憶體」一樣,把最常需要用到的資料放在最容易取得的位置,好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可以馬上使用。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決策程序,你可以讓自己更有餘力去對抗這些從我們自身產生的敵人們。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完整的決策產生流程,以及這些偏誤在我們的決策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通常一個決策的流程有下面四個步驟:

  • 面臨抉擇,但「偏狹的框架」讓我們少了很多選項
  • 分析選項,但「確認偏誤」讓我們只蒐集支撐自己想法的訊息
  • 做出抉擇,但「短期的情緒」常引誘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 安於現狀,但「過度自信」讓我們誤以為可以掌握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

而解決這些心理偏誤,作者提供了一個好辦法「決策四部曲:WRAP」。讓我們來好好介紹這四部曲:

擴增更多的選項

首先,在抉策時第一個面對的敵人就是「偏狹的框架」,狹隘的框架讓我們少了很多選項可以思考,做出最好的選擇。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們常常在面對問題時都用是非題,要或不要?有或沒有?能或不能?這不是一竿子打翻了一條船嗎?

這時侯,我們應該要去擴增更多選項。我們應該問的是能不能都要?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不能再多做些什麼?有沒有更好的選項可以幫我達成目的?哪怕只是多出一兩個選項,都可以發揮極大的力量。

你可能會說,多想幾個選項哪有那麼容易?但是,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就常常使用這個方法啊。經濟學是生活的科學,其中有一個名詞「機會成本」,就是讓你一次多思考幾個選項。

舉例來說,假設你現在手上有5000塊,你會想去高級餐館吃份牛排,還是到麥當勞買份超值全餐,買完剩下的錢可以再去花在其他你想做的事或想買的東西上,這就是納入了其他選項。

問問自己,「在做這個決策時,我們究竟放棄了哪些東西?」

除了自己想出更多解決方案,你也可以向外延伸,不管是朋友或是專家,天馬行空的想法或是專業的建議,都可以為你帶來更多選項。甚至把自己的內心的聚光燈去往更寬廣的範圍去掃一掃,把自己的視野提升,從更大的範圍去找「曾被解決的類似問題或機制」。

書中提到了一個泳衣設計例子,我真的覺得太神啦!司必得公司在1997年聘用設計師費歐娜·費爾赫斯特設計讓游泳選手游得更快的泳衣。在過去,人們一直有更平滑、更緊貼、用料最少才能讓人游得更快的主觀意識,左右了泳衣設計的方向。

但是,費歐娜可不這麼想,她跳脫傳統去思考「有什麼任何在水裡可以快速移動的東西?」答案包括鯊魚跟魚雷。用這兩個與泳衣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東西,創造出了讓人驚艷、甚至引發不公平爭議的泳衣,直到2010年國際泳協下令禁止選手穿著某種特定纖維的泳衣。

這就是跳脫思考框架下所能獲得的意外收獲,而許多新發明不也是這麼產生的嗎?

真實驗證假設

再來,進行下一個階段分析選項。我們想知道我們在這些選項中,哪個是最好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用來評估這些選項?當我們有初步定案時,我們也會想要找到證明的條件、其他人的意見。但是,因為本身的偏好,我們在心裡原本可能有默認的選項,我們以為自己是在搜尋資料,其實是在尋求更多的支持。這時我們面臨到第二個敵人「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要怎麼避免呢?答案也許反直覺,但重點是有用。不要去找支持你的證據,去找「反對意見!」如果你可以說服他們,反而更代表你的觀點是更好的。更好的狀態是,有人提供了非常實際、反面的,是我們之前未曾想過的問題,提升我們資訊的品質,讓我們看事情的角度變得更全面,何樂而不為呢?

舉個書中提到醫生看診的例子,就我個人經驗來說認為非常實用,大家務必要把這個技巧學起來。雖然我們常說要相信專業、相信醫生,但是在醫療醫源緊張的社會中,每天大量的看診也讓醫生不堪負荷,根據過去的訓練與經驗可以讓醫生成為疾病專家,卻也會因為太過自信而忽略某些細節。

開放性的問題對醫生來說很重要,而做為病人,我們也應該盡可能的「詳盡」說明自己的症狀,提出問題讓相反的意見得以呈現,做出更客觀的診斷,促成更好的醫病關係。

抽離自我情緒

現在,我們即將進入抉擇階段。凡事到了最後,都關乎情緒。這一步非常重要,是事關成敗的關鍵要素。但是我們在這個時後仍會身陷在「短期的情緒」當中,難以跳脫框架。這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外部力量,最好是給個當頭棒喝,幫助我們抽離自我情緒,做出最好決策。

這裡有三個方法都非常好用。第一是10/10/10法則」。用三種不同時間架構來思考我們要做的決策。當你要和心儀的對像告白,卻害怕被拒絕的時候。想一想,你現在告白或不告白,你在十分鐘、十個月、十年後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覺得你會很後悔,那何不現在就馬上行動呢?

第二是「保持距離」。心理學有個相對心的領域稱為「解釋水平理論」,意指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讓自己更清楚看到事情最重要的面向。或是你把這個問題當作是你一個「好朋友」遇到的問題,你會給他什麼建議呢?因為,為別人思考比為自己更容易體認到事實的真相。當我們為朋友想的時候,可以看見森林;當我們為自己想的時候,就卡在樹叢裡了,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建立核心優先事項」。這點不管是用在我們個人的目標追求,甚至是組織或企業的目標達成都非常重要,一旦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先事項」是什麼,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變成是用情緒在做決策了!優先事項讓你用更長遠的目標來進行決策,所以你會用「長期的情緒」取代短期,當遇到矛盾之處,你才有辦法依據核心優先事項來進行正確又一致的判斷。

隔一小段時間就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是在做我最需要做的事情嗎?」

準備迎接錯誤

如果不是,是不是該做出改變與修正呢?我們即將邁入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做出抉擇後,落入了「過度自信」的偏誤,我們誤以為可以掌握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安於現狀」讓我們忽略了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

即便我們已經按照程序選出了決策來執行,也有可能結果不如預期。安妮·杜克在《高勝算決策》這本書中提到,我不是預測失準,只是發生機率比較小的事件發生了。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永遠給自己保留一點空間,就像投資股票中的不敗金律:預留「安全邊際」!

如何為自己保留迎接錯誤的空間,我們要打開感知未來的能力,了解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狀況,考慮各種可能性,無論是好是壞。書中恰好也提了投資的例子,一位巴菲特的信徒拜隆·潘斯塔克,從曲棍球球員轉換到法務工作,最後進入投資領域,運用了「價格區間分析法」來評估企業的股票價值,他說:「我想找的是未來很有潛力,但股價接近區間下限的股票。」如果價格區間是每股50~100元,他絕對不會在90元出手買進,因為太接近區間上線,上漲空間不大,下跌的機會倒是很多。

用這樣的決策來執行股票交易,可以排除許多情緒化因素導致的錯誤決策。如果沒有拉出未來可能的區間,我們的聚光燈鎖定在未來「最可能的預想」狀況上,就像投資人試圖估測某家公司股票的目標價一樣,難道,股價只會漲,不會跌嗎?

「身為投資者的工作就是要思考未來,然而,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所以我的投資不能以了解未來為思考核心。我不需要準確知道未來會如何,只要能掌握價格區間,就能讓我聰明的投資。」潘斯塔克說,他的這種方法是所謂的「低智商投資法」,我說他是大智若愚,你覺得呢?

總結本書所強調的決策四部曲:WRAP

  • W 擴增更多的選項
  • R 真實驗證假設
  • A 抽離自我情緒
  • P 準備迎接錯誤

這本書作者希斯兄弟(Chip Heath&Dan Heath)說,「程序」的作用其實是在啟發我們更多的信心,讓你更有信心去承擔風險。真正的自信,是源自於你知道這是你能做出的最好決定。我認為非常有道理,因為我知道,我們的決定永遠都不會是完美的,但可以越來越好。

常有人低估決策程序這種軟實力的重要性,這可能是我們又高估了自己。因為當我們做決定時,並不知道會不會成功。成功除了來自高品質的決策,還要遇上高品質的運氣,我們無從控制運氣,但可以控制決策的方式,把決策程序放在腦中唾手可得的位置,並且經常使用,我相信藉由不斷的練習,總有一天這個習慣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在正確的時間點做出正確的選擇,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