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Being a Master》高手思維

最近又重讀了一次萬維鋼《高手思維》這本書,雖然與第一季專欄的內容有重複,但是還是覺得這本書很棒。萬維鋼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自詡「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以科學精神鑽研社會現象,激發讀者思考。

萬維鋼在《得到》也有開設精英日課的專欄,即將邁入第三季。其實我在《得到》也沒訂幾個專欄,因為沒那麼多時間聽,雖然只在開車運動之類的活動邊做邊聽,但對我來說幫助很大。

不過一開始我根本沒想訂萬維鋼,因為我很怕訂到太多雞湯的專欄,每天告訴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成功的人應該要怎麼做···」之類的言論。例如某企業經營專欄我訂了聽了幾次就完全不聽了,因為真正的經營不是從書本而來,而是實作。管理一家公司每天面臨到的問題都不一樣,並不會都照著自己的計畫走,即便遇到跟書裡一樣的問題,也不一定有解決的通則。管理的問題來源最大還是「人」,人的因素則完全不可控。

後來發現萬維鋼的專欄幾乎都是介紹國外的書,或是一些比較新的研究或思想,再加入他自己的見解,可以帶給我許多不一樣的思考。理工的背景讓我覺得他在解讀的時候加入了清楚的邏輯推導,並保持客觀性。

一個專欄的「客觀性」對讀者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簡單來說,客觀性是給讀者陳述事實,讓你自己去思考關聯性與推導出結論,作者也會講他的想法。但是他會告訴你,結果有很多種可能性,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而他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懷疑,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而某些專欄是在將你導入作者的思維模式,變成跟他「同一國」,不認同的人會抗拒,但如果你全盤接受,反而讓你看事情的角度變狹隘了。至少我認為,萬維鋼的專欄有80%的內容不雞湯、不催眠,而且提供了許多不錯的資訊,之前介紹過幾本書靈感來源都來自於他。

《高手思維》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

  1. 什麼是高手?
  2. 高手的思維
  3. 高手的學習方法
  4. 高手如何做決策?
  5. 高手洞見的未來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F. Scott Fitzgerald


真正的高手是什麼樣子?

我最愛的一句話就是他引用史考特·費茲羅傑的名言:「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也就是,不侷限自己,心胸開拓,藉由不斷更新資訊與思想來持續進步,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去達到費茲羅傑所說,擁有一流智力的高手?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藉由大量閱讀與日常經驗的累積而培養得來的。萬維鋼稱這些過程是「培養智識」,智識是什麼?智識是「三觀」:對世界正確的認識;對人生合理的安排,知道什麼東西是好東西;智識還是歷史的經驗和做事的手段。智識也是我們較有可能、也較容易從社會的食物鏈下層往上攀升的途徑之一。

不可或缺的「運氣」

這就可以再帶出萬維鋼時常在專欄中提到的另外一個思想:運氣。這個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矛盾的。為什麼有些人會在社會食物鏈的底層階級,有些人一出生就在上層階級?在經濟學家羅伯·法蘭克的《成功與運氣:好運和精英社會的神話》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許多精英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天賦和努力,也不全然是理性選擇的結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

家庭出身很重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了合適的行業也很重要,一些非偶然的因素也很重要。

我們會認為,我們比其他人讀了那麼多書,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卻沒有比其他人過得更好。實際上,「運氣」占的成分很重要。從我們之前寫過《成功不再跌跌撞撞》這本書的心得,也可以了解真正的成功到底是什麼?

所謂的成功,是指你有沒有達到你想要的目標?並過著你想過的生活。

如果想要極端的成功,就要排除一切干擾,集中力量與資源,但是相反的也需要做出相對的犧牲。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如果我們想要一個完整的人生,那麼平衡工作和生活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你應該問自己:「我想要什麼」,而不是去攀比,想要別人想要的東西,去追求別人的目標,那這樣永遠不會滿足與快樂。你應該以自己的目標做為標準來詮釋成功,如果你真不知道用什麼做為標準,這裡有幾個指標可以參考:

  1. 快樂:人生感到愉悅或滿足。
  2. 成就:以相似的目標來說,你完成的事勝過他人。
  3. 意義:替自己關心的人帶來正面影響。
  4. 傳承:你的價值觀、你功成名就的方法,也能幫助其他人踏上成功之路。

人生演化論 = 運氣 x 奮鬥

當我們了解了「努力」以及「運氣」兩個人生因子,萬維鋼用了一個道理來總結:「人生演化論」。

人生演化論=運氣x奮鬥。我們對於任何際遇,可以用幾種方式來解釋:因果論、目的論與演化論。演化論與前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因果論與目的論都認為一件事情的決定是「自上而下」的,就好像有某一套法則在控制世上一切事物,但是演化論則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碰運氣和奮鬥的結果,結果是隨機的。

如果我們能接受演化論的觀點,基本上我們已經接受了用客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我們的心態會變得更有彈性,接納新的、更好的東西,這樣才算擁有高手的思維。一個相信「演化思想」的人生觀,有幾點特徵:

  1. 他不會迷信權威,不相信什麼救世主,更願意靠自己。
  2. 他不會有那麼多人生困惑,質疑命運不公平與不停抱怨,他會更容易接受現實。
  3. 他會比較謙虛,知道好東西都是靠自發演化出來的,而不會對自己過度自信。

更好的是,如果接受了演化的價值觀,我們會去學習前人的成功經驗,並傳承下去。我們會學習如何交流合作,提高綜效。我們更可以大膽的創造新的行事方式,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可以讓我們更快樂,獲得更多成就感、幫助我們更快的達到成功。

在這過程中還可以發揮我們的影響力,我們的態度會感染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也可以更幸福。就像Dalio提到他出書的動機,沒有人會對達利歐的成功提出質疑,Dalio希望他的成功,也可以幫助我們對於我們的選擇,踏上成功之路。

來說說讀了這些對於投資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首先,市場是隨機的嗎?

如果今天是以演化論的角度來看,市場照理來說應該是隨機的,但是這是在完全沒有外力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不過,市場不可能是自下而上發展的,政府政策、社會食物鏈頂層等擁有大部分權力的人,與一般人相比掌握了不對稱資訊,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發揮影響力。你所遭遇的隨機,對某些人來說不一定是隨機,或是這些隨機性對他來說不會造成重大的傷害,這與塔雷伯所說的Skin in the Game我認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市場更不可能是有效率的了。

書中提到經濟學理論「納許均衡」。所謂納許均衡,就是每個人對於自己跟對方的策略都一清二楚,導致沒有辦法藉由改變自己的策略,或趁著偏離均衡的狀態下偷吃步。

舉例來說,你換了一個新工作,早上開車去上班時恰好在高速公路上碰到大塞車,這時你可能會想,要是下高速公路去走一條有點繞路的小路,不堵車的狀況下可以更快到達公司。結果你下了高速公路走到小路,發現小路也在塞車。這是為什麼?因為你能想到的,其他比你還有經驗的人早想到了,路上的交通狀況,基本上就是一個納許均衡,而你只能去接受這個情況,除非你有其他人所不知道的訊息。

投資市場也是如此,當我們都知道用價值投資來估值、用技術分析指標去買賣一檔股票,或是用統計數字去評估總體經濟的發展時,我們也等於是在高速公路上塞車的駕駛,希望找到一條小路可以去獲得超額報酬。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看法,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投資哲學、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通常也只能被迫塞車在路上,用時間換取到達目的地的機會。

每天的價格波動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價格波動就代表市場參與者對於證券價值認知的差距,或是價格偏離價值的狀態。市場中不會有完全均衡的狀態,如果有,那投資市場就只剩一灘死水了,相信投資人也不會期待有這一天發生。

當我們說長期之下股市平均報酬率有幾%的同時,每個人對長期的定義也都不相同。曾經問過一位號稱長投的朋友平均持股期間,他回答我:「一季到半年!」股價在一季到半年的波動幅度可大可小,當然有可能在這段期間內賺到令人滿意的報酬,但是所需考量影響股價的因素就更多了,在短期中,股價對於情緒與市場變化的敏感度會越大。

長期是多長期?

真正的長期會像Dalio所說,一個完整個循環會是70年嗎?那投資市場中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經歷一個完整個市場周期呢?但是,在整個循環當中,會有非常多個短周期,而我們是否可以辨識我們處在這些周期的哪一個部分,以及要用什麼方式去判讀?包括經濟運作、信貸周期等重大因素,這必需要大量的閱讀以及經驗的累積。什麼時候市場會邁入一個極端值,與長期平均水平偏差太遠的時候,務必記住一件事:「回歸均值」是這個世界不變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