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Dark Horse》黑馬思維:成就更好的自己

《黑馬思維》這本書不厚,但是卻花了我蠻多時間閱讀。邊讀的時候邊思考一些問題:到底體制是否必須存在?而個人意識逐漸抬頭,對於我們自身的未來規劃有什麼影響,對於整個社會又將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一旦滿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後,緊接著是與人群互動、產生連結,透過彼此的合作或競爭而達到滿足感。最後,也是人生當中的最高滿足,則是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當「追求自我實現」這個目標已經變成大眾的共識,代表這個世界已經進化到最高的層次了。但是,我們也必須體認到,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並不僅是獨善其身,而是能夠更進一步幫助他人,帶動集體社會的自我實現。

舉例來說,當政者在自我實現的同時,是否可以照顧到全體人民的福祉,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若僅只是為了一己的權利私欲,那結果則不是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更幸福,而是使得這個國家因此受到傷害,甚至傷及整個世界。

又或是擁有權勢的的人是否僅只為了實現自身財富地位的增長,而以不公平的手法壟斷資源,造成整個社會更加的不平等。真正的平等是機會的平等,而更高階的平等是「適性的平等」,讓人人都可以依照其個人特質獲得成功的最佳機會。

就如同作者在這本書的開始與結束,他都引用了同樣一段話。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說道:「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與生俱來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在我看這本書的同時,也是這般告訴自己,莫忘初衷,莫忘驅動我們成長的熱情與動力。「對於未來美好事物的期望,讓我們持續前進。即便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也讓我們回顧過去的同時,對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

這就是黑馬思維,若是我們抱持著這樣的信念,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匹黑馬!

  • 知道你的微動力

黑馬懂得去尋找生命中「微動力」的來源,我們必須去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特質,知道什麼事對自己最重要,找到心中相信的核心價值。來追求自我實現直到成就卓越。

哲學中有一句話:「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告訴我們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大眾的眼光去過生活,達到世俗的標準是沒有意義的。萬維鋼在專欄中也常說:「未經審視的思想不值得擁有,或者至少不值得說出來。」也就是受限制下的思考才有意義,你不能總是天馬行空的講些不切實際的概念。

  • 清楚你的選擇

真正的人生要透過觀察,認知,理性,審視個人的生命的終極需求,找出自己的生活態度,按照我的方式來活。「我選擇找出真正的我,我選擇做出自己的決定。」在這過程當中,你除了尋找機會,你也必須考慮到最糟的情況,你必須考慮到「風險」。

講到風險,我們都會馬上想到機率與期望值來做為我們進行決策的依據。但是,黑馬思維的風險並不是取決於機率,而是取決於「契合程度」。

黑馬會衡量自身的微動力和機會的相契程度,當某個機會愈能激發自身的微動力,就愈有熱忱,你選擇它的風險就愈低。因為最契合的機會是最好的舞台,讓我們把握自己的特質,充分發揮所長來成就一番事業。

  • 了解你的策略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黑馬也沒有單一的策略。他們不會固守一套特定的方法,他們希望將自己優勢最大化,擁有開放的心胸、培養多元思維、廣納任何意見與新知。

他們深知一個道理:「最難的不是接受新思維,而是揚棄舊思維」,所以黑馬會告訴自己,要靈活的調整步伐來往前邁進,擁抱失敗,並堅持到底。

黑馬總會說:「直到我走上了曲折的道路,才終於以自己為榮。」不能否認,許多人評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與優勢來獲得成就,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在各個領域當中有很多的黑馬,他們是靠著自己的勇氣與力量,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經歷了挫折與痛苦才換來成功的果實。

  • 忽略你的目的地

想像一下,當你抬頭仰望時,眼前盡是綿延起伏的山嶺,你的目的是要爬上最高的山峰,但手中卻沒有地圖時,你該怎麼做?

這就是你對成功的追尋,你要怎麼找到邁向巔峰的路線?毎個山峰和低谷,都代表你毎一次付出的努力。如果你也擁有黑馬思維,你會憑「知道你的微動力」打造熱情,憑「清楚你的選擇」打造目標,憑「了解你的策略」和「忽略你的目的地」來追尋成功。

這四個黑馬思維可以形成「梯度上升法」,當你著重於把你在乎的事情做得更好,你就不是在亂彎亂繞,而是由真實的自我引領著,往上攀升。而且,即使最後攀上高峰,你也不會停下腳步,你會擁有更多生命中必須追求的意義,以及創造更多價值的渴望。

這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說的,黑馬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並不僅是獨善其身,而是能夠更進一步幫助他人,帶動集體社會的自我實現。達成自我實現的人會感到責任,去回饋這個支持她們有權追求自我實現的社會,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讓別人過得更好,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 說說我的感想

回到一開始我在讀這本書時問自己的問題,在書中是否找到答案?我看每件事物時喜歡看它正反兩面,我不認為「平均人」是體制下的蛀蟲,但我也不希望自己被「平均值」綁架。

雖然我們知道,許多成功人士都具有「極端」的特質,創造讓這個社會持續進步的原動力。但是「平均值」可以梳理混亂,讓這個世界維持穩定的運行,遵守體制的人,一樣為這個社會帶來不可抹滅的價值。

  • 一萬小時定律 vs. 20小時學習法

《異數》這本書的作者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平均來說,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需要一萬小時以上的練習。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的話,至少需要十年。這個「一萬小時定律」的定律有沒有道理?一定有的。在很多領域上,持續不斷的練習,精準的正確,非黑及白的答案確實需要「一萬小時定律」來達成。

但是,在很多領域上則不然。如果一萬小時說的是時間的量,還有一個比量更重要的是「時間的質」,如何在更少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專業度提高,需要的是更多「刻意練習」。所謂的刻意練習,也是指在你想要達成成就的領域上「有效且持續的精進,才能形成優勢,獲得成功」,而不是一味的執行重複的動作。

在另一方面,我也認同喬許·考夫曼(Josh Kaufman)提出的「20小時學習法」。他認為一般人可以先藉由投入20小時,將一件新事物從完全不會,達到一個基礎的水平。20小時是一個開端,關鍵是不要害怕一開始可能遇到的困難,勇於嘗試、接受新的事物。用這20小時的嘗試去尋找自己的「微動力」,在靠著「刻意練習」不斷成就卓越。

在人生上是如此,在商業上亦是如此。過去公司因為投入的成本就等於是經濟學中的「沈沒成本」,即便銷售狀況不理想,也很難進行修改,而被迫需要藉由高度的行銷與降價策略來把商品賣出去。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行銷上目前普遍採用的最小可行性商品,這個產品未必是最完美的,但是可以讓你直接與消費者互動,知道如何優化自家的產品,不斷進化成最理想的狀態。從推出產品到獲得反饋的循環週期愈來愈短,循環週期的數量愈來愈多,也可以代表質與量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 擁有黑馬思維

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的這本《黑馬思維》(Dark Horse),與他上一本著作《終結平庸》,都是讓我們屏除偏見、引發許多思考的好書。在這兩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平均值」這項工具有時會造成我們對某些事物上的認知錯誤,以及侷限我們自身與整體社會的發展。但是現在,環境的改變與科技的進步,創造了一個可以讓我們重視個體性,實現理想的完美時機。

倘若我們還是對平均值過度依賴,會讓我們的思維陷入單向的思考與狹隘的模式,而犯下錯誤的判斷。毎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害怕與其他人「不一樣」,我們應該擺脫對平均與常態的依賴習慣,發掘並創造個體的特殊性,才有辦法變成一匹黑馬,或是發現更多的黑馬,創造更多美麗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