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股準備重新振作了嗎?

 

過去幾年的牛市讓許多投資人對於價值投資失去信心,剛好看到一篇文章,其中這張圖表應該可以爲價值投資人打打氣。Leuthold Group統計了1979-2018年的價值股與成長股報酬率,顯示過去有三個期間成長股的報酬率會高於價值股,包括1988-1991、1993~2000、2006~2018,但若從1979~2006年這27年來看,價值股的報酬率還是高於成長股的。

保持耐心,市場終究會回饋給你

  • 對比成長股,價值股在某些期間內確實表現較為落後,但是終究會回歸平均數。

自量化寬鬆後對股市的推波助瀾,加上人們對於經濟增長的恐懼使其對成長股的偏好更為敏感,若還認為成長股還有利可圖,一味追逐高估值的股票有可能會受到傷害,畢竟高估的股票買的是未來的成長性而不是企業的內在價值。

  • 觀察那些擁有資產與穩健營收,但是被市場忽略的公司

當然不能否認產業趨勢的變化,許多以服務為導向的企業,例如Amazon, Facebook或Netflix等公司就是要搶市占率、製造壟斷優勢來穩固成長曲線,而且它們對實體資產的需求也比以前的大型公司的少,等於說不太適用早期的評價方式,但就是在這種時候,投資人反而更可以去觀察那些擁有資產與穩健營收,但是被市場忽略的公司。在Big Money Thinks Small這本書裡有寫到,當作者在評估實體零售能否結合線上銷售渠道,或是被Amazon打趴時,他會藉由過去對該產業與公司管理層的研究記錄,評估銷售渠道轉換到線上的可行性與時間,發掘可以展現自我優勢的企業,我去年底也有投資美股的零售產業,用得就是這樣的邏輯,有些百貨藉由本身的地理優勢,提供店面區域給Amazon使用,創造額外的效益。

  • This time is different?這次會不一樣?

掌管710億美元資產的GMO創辦人Jeremy Grantham說:多數經理人總認為這次會不同,而忽略的回歸均值的問題。但回歸均值是不可避免的結果,股票價格不可能一直維持在高於平均的水準。他在年初時也曾提出股市正在融漲(meltdown)的狀態,所謂融漲指的是不想錯過股市上漲機會的投資者蜂擁進入股市,但他們進入股市的原因並非真是因為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

  • 避開迷人的股票與泡沫,而買入醜股票(buy the ugly)

Value Investing這本書的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Bruce Greenwald說:過去的投資者遵守紀律,避開迷人的股票與泡沫,而買入醜股票(buy the ugly)。但是現在情況變了,變得愈來愈困難。以前根據價格/帳面價值比來進行估值的辦法現在可能行不通,因為目前的經濟下,很多公司最大的資產是他們的品牌、顧客忠誠度和智慧財產權,這些卻沒有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

  • 目前是否為一個轉折點?

有一個數據可以作為參考,價值股上個禮拜的整體表現優於市場1.4%,也是過去一年中表現最好的一週。雖然沒有辦法斷定價值股正在復甦,這是否可以解讀為市場是否開始對於成長股或高估值的股票失去信心,投資人可以繼續觀察後續的發展如何。好的投資者應該是看到其他人尚未發現的潛在上漲因素,買入後等待市場發現企業的價值。

  • 投資者應具有長期的投資展望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近幾年價值股與成長股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去搜尋更便宜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