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全球經濟引擎與商戰必爭之地-《下一座世界工廠》(2)

在《下一座世界工廠》的上篇,我們可以了解到非洲已經吸引了大量的國外投資,尤其中國人對非洲的投資更是積極,上至國家下至私營企業,都希望可以跟上非洲經濟成長的步伐並分得果實。私人企業的投資過程中,也衍生了許多令人深思故事。

阿赫梅的故事

其中一個故事就讓我印象深刻。阿赫梅·易卜拉欣出生在奈及利亞最貧窮的索科托州,一個非洲的當地人竟然可以擔任中國工廠的管事者(就稱他為廠長吧),這在非洲的中國工廠可不是件平凡的事。他是怎麼做到的?

工廠老闆王先生在早期剛來奈及利亞創業時,想要買一台新車。因為想要避掉奈及利亞的高關稅,必須到另一個國家貝南買車,加上要說法語,他只能想辦法找人幫忙。這時,阿赫梅擁有的優勢就派上用場,雖然他出生於貧窮地方,卻因為地處尼日邊界,所以會講法語。

王先生決定把買車的錢交給阿赫梅,請他坐車前往貝南買車,再把車開回奈及利亞的工廠。當時廠內員工們都認為,王先生應該再也看不到他那筆錢了。

意外的,兩三個禮拜後阿赫梅開著車回來了,還帶了剩餘的錢。他唯一忍不住花掉的一部份,是把錢用來買了一雙「美到他難以抗拒的鞋子」,讓眾人跌破眼鏡。在這件事情以後,阿赫梅一路從基層做到廠長,處理供應商的聯繫、設備的運作、客戶的訂單等公司內部的大小事,成為王老闆的心腹。

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當地人阿赫梅因為企業的穩定發展而獲得不一樣的人生。他認真工作、獲得升遷,後來還把他弟弟以及部落的人都找來廠內工作,為全部落的人帶來共同利益。但是,實際上這也是一個特殊案例。

在作者孫轅訪問其他業主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他們對於本地人的不滿、抱怨與歧視。製造業帶來了改變,但是外部的改變只是開始,真正為非洲創造變革的,是從內部延伸出去,從個人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到整個體制的改變。

  • 生產線上發生的事,也會改變生產線下的生活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曾表示:「中國一直是『跟隨的飛雁』,即將從低技能製造業的崗位畢業,晉身為『龍頭』。這將會釋出近一億個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工作,足以讓低收入國家的製造業就業率增加一倍以上。」

雁行理論的基礎下,由於中國工資上漲、競爭加劇與成本上升等因素,促使中國企業飛往非洲大陸。製造業包括完整的生產環節,從開始到結束中間有許多的生產流程,可以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也因為如此,可以提高窮國的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進一步創造出需求與商機。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許多產業的商業模式,傳統的出版業,一本書從作家開始動筆到印製成冊,其中還包括了排版、印刷、通路鋪貨等製造流程,但是現在你直接在Amazon點下「立即購買」後,幾秒鐘就可以在電子閱讀器上瀏覽。AI或自動化常提醒著我們,去中介化的過程中可以省下大幅成本,但同時也刪減了諸多勞力需求。

  • 製造業帶來就業機會,開啟種種可能性

所以,製造業的持續發展相當重要,開啟了非洲經濟成長的大門。只是,改變的過程中不免帶來破壞,而破壞勢必會遇到困難或阻礙。

人們往往在成功後,淡忘當初改變過程付出的努力與辛苦。當來到一個新地方重新開始,便以為是新地方的人懶才會造成生產力低下,其實只是因為當地教育尚未跟上、工業化程度尚未深化的現象而已,這點必須靠耐心與毅力來進行改善。

另外,當國家已經由生產模式轉為消費模式,由製造業轉為服務業後,人在面對這些產業時,參與意願與心態也會全然不同。當川普希望把製造業移回美國時,就可能也忽略了這個問題。

製造業偏低的時薪放在美國,可能比最低時薪還不如,找不到工人的結果是,資本投入無法回收,也無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當國家已經發展到另外的階段,還想要找回昔日光榮的人,不是在做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是別有用心。

  • 創造機會

我認為作者孫轅在書中的討論,可以歸結成三點。並且讓未來的非洲可以愈來愈好:

1. 建立信任

2. 進行合作

3. 充分授權

工廠帶來的機會,不僅是經濟學問題,也是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價值觀與權力的問題。如同我們在本篇開頭述說的故事,像王老闆這樣拋棄固有的刻板印象,直接就「讓他試一次!」才有可能發生阿赫梅這個美好的故事。

不僅是個別公司中上對下的信任,企業也可以利用與當地優秀的創業家合作的機會,開拓更大的市場。甚至從非洲的國家中尋找明日之星,許多當地年輕人他們擁有能力、技術、夢想,但是沒有資金,更不要說自己創業當老闆了。但是只要願意給予他們機會,讓原本認定自己無法翻身的人有了更多奮鬥的動機,因此促進更多的社會正向循環,創造兩者的雙贏局面

  • 政府治理的重要性

一旦商業活動蓬勃展開,如何讓它可以穩定的運行,「制度」就會開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們通常都會認為制度先於執行,會讓流程變得更為順暢。但事實上,過程當中往往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這時就會反過來考驗決策者的智慧,是否可以進行彈性的調整來面對。

國家政策也許無法過於彈性,朝令夕改讓人民無所適從,反而更加混亂。但是擬定一套公平、可以讓人遵循的制度,對於經濟可以順利運作十分重要。

在非洲,最令人不可承受之惡就是海關的貪腐, 2010年國際透明組織調查的貪腐指數中,發現非洲50%的家庭在過去一年都曾對海關行賄,多家世界級公司也都涉及海關的貪腐醜聞。這樣的狀況造成想前往非洲投資的企業不得不屈於此惡習,或者乾脆放棄投資。

中國與奈及利亞打造的「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就是腐敗體制下的受害者,本來利益良善的機構,變成走私猖獗之地,很少企業入駐,自然也無法創造經濟成長。當奧貢州政府對經濟特區發出警告信,想要中止合約時,中國人韓建新和薛錚這兩位中國企業的前高管跳出來,願意搬到奈及利亞來挑戰整頓亂象的任務。

他們運用具體的獎勵給海關官員,規劃升遷機制,改變文化。只要海關官員老實營運,創造關稅收入,就拔擢他們擔任管理職務。這個方法非常有用,在韓與薛管理的四年中,關稅收入每個月超過三百萬美元,成為奈及利亞最大的「非石油」關稅收入來源。特區也清除了非法走私、吸引二十四家合法企業入駐,創造了四千五百個就業機會。

雖然最後政府還是與奸商勾結,奪走這樣美好的結果,但是他們認為好的基礎已然展開。「開發中國家的制度必須靠使用才會存在,並在過程中不斷改善。」薛錚樂觀的相信,有的時候失敗並不是終點,只要有人願意繼續讓非洲的體制產生解決方案,便可以繼續開創出好的結果。

結論

雖然這本書的內容,作者多描述的是中國企業家在非洲的發展情況,但是書中許多內容都讓我聯想到商業世界的運作關係。不管是國家的進步或是企業的成長,很多都是從做中學,而且如果沒有建立一個良善的制度,就會面臨阻礙。

非洲之所以對中國的企業有更多的吸引力,是因為中國企業從自身的經驗,看到了非洲未來的潛力。中國從1978年之前的計畫經濟,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至今不過就四十年。當中歷經國營企業與私營企業的消長,引進外國企業投資,創造出人民想要努力賺錢、達成目標的渴望。

孫轅第一次坐上汽車是在1990年代,不過25年的時間,中國汽車的銷售量大增,也發展出眾多自有品牌,甚至還產生像蔚來汽車(NIO)這樣的自有電動車品牌。不僅如此,中國在其他產業的發展也相當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美國展開權力爭奪與多重角力戰。

中國藉由製造業的發展,讓國內經濟的體質持續改變,這樣的模式是否可以套用在非洲國家上呢?

不可否認,中國獨特的政府體制與發展模式確實難以複製,但是如果就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才剛歷經轉型,許多人對於當初改革過程的付出、辛苦仍印象深刻,寶貴的經驗可以做為一項優勢,幫助正想要轉型的國家更快的進入正軌。中國的這些企業家,或許是非洲國家的企業們-最好的導師!

延伸閱讀:《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中國企業2008—2018》、《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