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Can Finance Save the World?》金融能否拯救世界?

一直都想好好介紹《金融能否拯救世界?》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對金融、經濟與社會的連結可以有更高一層的思考。其實這本書與之前我們所介紹的《信任革命》之間也互相呼應,我們都認為,金融危機的發生是源自於次貸,整個金融體系因為胡亂放貸、並且把這些劣質貸款包裝成優質產品給一般投資人,等到央行緊縮時,利率升高,借款人沒有能力還款而違約,造成一連串的體系崩潰。

不過,如果再深入去思考,金融危機的問題真的僅僅是如此而已嗎?

在2012年,時任法國總統薩克吉曾說過:「這不是經濟的危機,這是由金融危機所造成的信心危機而造成的經濟危機。」也就是說,人們對整個資本主義的制度充滿懷疑了,過去資本主義的興盛是建立在整個世界的信任之上,而現在,缺少了信任,我們可能無法貸款、無法執行計畫,甚至無法共同合作。

回到這本書的宗旨,金融如何為善?如何重拾人們對於金融的信心?讓金融不要只是停留在金融業者逐利的層次,而拉高到串連整個世界永續發展的高度。說到這一定有讀者會認為,這些想法會不會太不切實際了?答案是不會,我們以為難以改變的事實,正走在實現的道路上,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許多建議與政策,目前都是現在進行式。

  • 什麼是金融?

在深入了解金融可以發揮怎麼樣的力量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金融」?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金融指是一項通用的工具,被不同的人使用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們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來比喻可以更容易了解,一把刀,可以用來煮飯,也可以用來殺人,但是,我們會因此認為刀子是不好的東西嗎?不會,重點是,是誰拿到了這把刀?

舉個例子,「微型貸款」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也稱為窮人家的銀行。創辦微型貸款的穆罕默德·尤努思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一般我們貸款的正常流程是提供財力證明來獲得信用,但是微型貸款可以用其他方式,例如社交網路、朋友圈來進行還款能力分數的計算,這樣的模式幫助窮人也可以有機會翻身,跳脫貧窮。

但是,這麼好的發明,也會因為人性的投機而變質。網路P2P借貸可以說是微型貸款的延伸,去年大為盛行,但中國網路P2P借貸公司去年也倒了一堆,這些公司為的是本身短期的私利,在沒有好的監管與徵信下隨意放貸,到最後形成窮人更大的負擔,造成更不好的惡果。

  • 沒有良知的金融,會造成世界毀滅

整個經濟環境變得過度金融化,一切事物的價值都用貨幣價值去衡量,可是我們沒有考慮到更重要的生產力因素。當貨幣的價值飆漲超過生產力的時候就會形成泡沫,人的情緒被帶到一種瘋狂的境界,像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股市、房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這個時候就很危險了。

當金融的作用變得扭曲,讓它自行發展會製造出大量的人造財富,就像泡沫一樣,直到泡沫破裂。不管是2000年的網路泡沫,或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是一樣,歷史會一直以不同的形式重複發生。

書裡有個故事讓我們感嘆金融業對於社會的貢獻,遠遠比不上對它們自身的好處。金融危機前,法國政府正在討論一個就業團結收入的政策,到底要提撥多少預算?預算是五億、六億還是八億歐元?緊接著九月雷曼破產,法國總統薩科吉立刻動用四千兩百億歐元給銀行,美國為華爾街也花了七千億美元。

所以說,他們花了兩個月討論到底要提供幾億給窮人,但一個月後,為了金融業可以瞬間提撥幾千億。金融業為什麼是大到不能倒的產業?讓管理者變得不重視風險、不顧後果,引爆整個系統崩潰,大眾現今對於金融業的不信任,是一種無言的抗議,一種失望的懲罰。

  • 危機變成轉機?

不過,我們都知道,金融危機是重塑個人財富的重大事件,同樣的,也是重塑經濟版圖的重大事件。我們在2008之前沒有預料到中國會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左右整個世界,所以這個國家的政策已經不能只著眼在國內,而是必須考量到整體。像印度也是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市場,現在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國和美國,都把開拓新市場的重心放在印度上,像蘋果和小米,Walmart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甚至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與行動支付等軟體公司。

一個新的經濟地圖成形,為什麼印度跟中國逐漸崛起?人口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們可以了解經濟成長的需求來自於消費,消費一定是來自於人,人越多市場越大。非洲也是擁有人口紅利優勢的地區,但是非洲目前更需要重視的是疾病與教育的推動,這也是作者另外提到的重點。

私營部門超越公營部門,肩負起的責任比以往更重,像一些資產管理公司、社會保障基金、保險業者、主權基金以及其他資產管理人掌握的資本越來越多,它們可以選擇將部分的資金投入到對世界更有幫助的項目上,並獲取合理的報酬。

另外,數位革命造成的新興商業模式也不容忽視。傳統銀行式微,異軍突起的行動支付、線上銀行業務與機器人理財,除了左右這個產業的未來發展,也影響我們對未來投資的看法。

  • 更大的願景

金融應該具有更高的視野,更大的願景,到底要怎麼做呢?或是,哪些事已經正在做了?作者在書中提到了許多有意義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以人類的永續發展為出發點來考量資本應該配置在什麼地方。包括世界面臨的新危機,包括氣候變遷,糧食危機和數位化對未來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應該要怎麼去預防。

例如極端氣候保險或巨災債券,就是去預防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或者是保險公司沒辦法理賠而倒閉的風險。的2018全球經濟風險晴雨表,極端氣候風險已登上風險項前十名,全球每年因氣候相關事件而死亡的人數,就超過2億人。保險公司把這些風險轉嫁給投資人,如果風險沒有發生,投資人可以拿到本金跟利息。

或是作者提到的飛機票小額徵稅,一年全世界可以賣出30億張機票,對每張機票徵稅1美元,一年可以有30億來對抗愛滋病和大規模流行病。法拉利前執行長尚·陶德也提議,制定汽車產品的小額徵收或是小額捐款。全世界每年銷售八千萬台車,每輛車「無關痛癢」的五元貢獻就可永續的為此方案提供上億美元的經費,來提供公共交通系統,乘坐安全的交通工具(安全帽、安全帶)。

哈佛管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提出「共享價值」我覺得也很棒。我們知道過去很多企業的社會責任都是自願提供,可能只作對自己有益的事。但是現在的企業是「以同時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方式來創造經濟價值」。舉例來說,環保,像Nike就把環保跟自己的產品結合在一起,這樣等於是結合了本身的價值與社會的需求。現在的公司不是只提供好的產品而已,你要提供額外的消費者體驗,甚至是塑造企業形象與企業的價值。

一旦這些由大型公司所領導的「影響力投資」發揮了引導的作用,重塑全世界對於金融的看法與團結一致的風氣,我相信資本可以重新發揮它善的力量,讓大家再次接納資本主義帶來的好處。就像運用作者所說的多邊銀行,或是由監管、行為金融者與國際組織形成的三角關係來打造一種長期的關係,不要只看短期的利益,成長只是機械化的增加財富,也不問增生的手段會造成什麼傷害。要看的是永續發展,就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正面的,最好還可以是一種正向循環的力量。

  • 全球化的願景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演變過程,從以前的孤立,到後來交通運輸工具的興起,讓人們可以進行遷徙,進行貿易等商業活動,用經濟學理論理的比較優勢理論,讓各個國家可以發揮所長,進行連結,逐漸形成全球化。但是,這樣就夠了嗎?科技的進步,讓實體連結的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為虛擬聯結的全球化,透過網路讓全世界進行連結,當這個世界任何的消息可以迅速傳播時,也有可能會造成更大幅度的恐慌。

最終全球化的願景,最理想化的情況是什麼?我認為是價值觀的全球化,是如何共榮的全球化,當所有人的目標一致時,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老實說真的很難,就像川普在去年退出巴黎協議,貿易戰等政策,保護主義的興起對全球化就是一種阻礙。但是就像作者說的這就是一個緩慢的改革過程,而且有可能就是從群眾、從私營機構開始發揮力量。變成用很多比較小的群體,像城市或者意見領袖的連結來發揮影響力,以前可能是像宗教之類的群體,但是你說以後有沒有可能是youtuber?然後再讓這些底層的影響力與高層政府合作,我覺得這樣是很好的一種自下而上的方式。

跨入2019年,德國總理梅克爾這幾天也發表了一篇新年警言,希望在2019年歐洲可以捍衛「多邊次序」,避免全球衝突,維持和平與合作。梅克爾認為川普的政策和英國脫歐使得全世界從全球化退後成民族主義的思維。但是國際之間的合作、開放、容忍和互相尊重才應該是全世界的共同價值。而且梅克爾也說未來會增加人道主義和發展援助的資金,提倡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作者巴德黑的願景也許有一天會實現。

最後,分享一個我看到2014年的報導。全世界有75億人口,24億人靠不到2美元過生活。我們根本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吧!所以世界各國現在還是在持續努力,包括改善國與國之間,或是國內財富的不平等。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一直不斷的在變化,可能還會有很多意外的事件發生,但是設定目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我們偏離軌道的時候,我們還是有一個目標可以讓我們回歸到正常軌道上面繼續往前走。

延伸閱讀:讀書心得-《Who Can You Trust?》信任革命:信任的轉移與科技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