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The Travels of a T-Shirt in the Global Economy》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以"一件T恤的故事"為序幕,揭開全球化貿易的美麗與哀愁

最近在讀紡織業相關資料,剛好看到這本書,之前出版的時候還滿受注目,就趁機讀了一遍,這本書是在2005年出版。讀完後發現跟我原本想像的內容有些不同,本以為會比較著重在製造面的敘述,看完之後才了解本書是以"一件T恤的故事"為序幕,揭開全球化貿易的美麗與哀愁。

全球化、自由貿易這個議題,即便到現在,經歷世代及產業的迭代更替,都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這個話題的探討可以牽涉到很多國家發展與總體經濟相關因素,我無法進行深入的討論。不過藉由這本書至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全球化的演進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到的資料內容,自二戰後自由貿易環境的興起,日本與台灣等國進口美國的棉原料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市場,在海外廠商快速的發展之下,對美國本土的紡織產業造成衝擊,因而引發本土廠商的抗議。因為如此,美國政府又對進口國家進行配額管制,在配額管制的施行下,各國為了順應變化,進而發展出紡織業的全球化的過程。

我那時看到時有些不解,為什麼美國要主動的開啟這個貿易的循環,卻又要在之後設立障礙來對抗它呢?這從本書中的內容中或多或少也可以觀察出一些線索。總之,在產業的演化之中,除了技術上面的創新,市場間的競爭以外,政府的政策也是影響至深。

湯馬斯.佛里曼把全球化的贏家比喻為獅子和蹬羚。蹬羚贏在速度和機智,而獅子贏在對獵物的捕殺。而美國棉業既是蹬羚也是獅子,棉業在企業家精神和創造力上像蹬羚一樣,從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創造收入,但在其政治力量中,許多人看到的就是獅子而不是蹬羚了。

自詡為最貿易自由化的美國,卻在進口方面設置繁複的管制與障礙,也是書裡面討論的重點之一。很多人相信國內紡織業的落歿是由於外國廠商利用低廉的勞力與惡劣的環境,在血汗工廠中製造再以低價進口到美國進行惡意競爭。而事實上隨美國紡織生產中資本和技術取代了勞動力,以前需要的一些職位現在已經不復存在,這並不是來自貿易的競爭,而是科技的進步與機械化帶來的必然產物。

統計數據1990到2007年之間,美國紡織業雖然就業少了一半以上,產量卻相對保持穩定,而紡織工人每小時的生產效率比1990年代增加了60%以上。實施貿易保護體制不僅未能實現保護就業的目標,還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許多貿易協定中,使用了很多條款來保護美國製造業者,但卻反而削弱了美國廠商的競爭力。

約瑟夫.熊彼得提出"創造性破壞",將企業家視為創新的主體,其作用在於創造性地破壞市場的均衡,而對某些工作和行業的破壞,是對創造新的就業和行業所必須的惡。

作者舉出實例,對比某些倒閉的傳統紡織業工廠與其他地區的繁榮景象,創新的工廠提升自我能力,面對惡劣的環境下,將業務擴展至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或是賦予過時的產品一個嶄新的生命,甚至開始生產各種樣式的高科技"未來布料"。

全球化的經濟帶來的考驗,是一個企業是否可以快速的適應未來需要的轉變。時至今日,紡織業的發展變化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速,需求結構的改變之下,以往打版大量生產的模式受到挑戰,快時尚的興起讓服裝行業領導者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設計到消費者購買的階段。另外,機能布料的創新也造就了台灣紡織業的另一波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