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超級強勢股的冠軍法則-《超級績效》讀後分享

馬克·米奈爾維尼的《超級績效》系列我已經介紹過相當多次,這套書的第一本介紹以方法為主、第二本以心法為主,第三本則是在歷經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後,四位超級交易員還是可以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內容相當精彩也相當受用。

《超級績效》這本書描述作者馬克是如何創造出優異的交易績效,也幫助你在選股的過程中有更多不同面向的思考。要知道馬克也不是一位天生的交易者,在成功前歷經了六年的撞牆期,也犯過各種新手會犯的錯誤。

最後,它歸結出一套「成功公式」:「全心投入,風險至上!

我們前一本講的《金錢超思考》(文章連結)這本書,作者告訴你許多努力是徒勞無功的,與馬克的想法完全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產生興趣」與「許下承諾」之間是有著巨大的差別,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馬克認為,如果你在實際投入資金之前,如果你沒辦法投入充分的時間做準備,那就是在賭博。這種情況下,遲早會失敗。

在這篇文章中,我也不會告訴你哪一種投資方式是最好的。因為那是每個人的選擇,我只是提供給你不同的方案。如果你準備好了,那我們就繼續接下去聊,學習如何在股票市場創造金錢報酬。

想要透過股票投資賺錢,你就必須做出三個正確選擇。盡可能擬定最明智的決策,掌握技巧與培養紀律,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好手!

  1. 買進什麼?
  2. 何時買進?
  3. 何時賣出?

定義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

你是一位「交易者」還是一位「投資人」?

有些人適合短線交易,有些人適合長期投資。確定自己的交易風格相當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到你的投資策略。如果你沒辦法定義自己,在關鍵時刻就無法做出關鍵決策。

舉例來說,一位短線交易者有時會發現自己獲利了結的股票又上漲了一倍,這時並不需要覺得懊惱,你只是在股價走勢的發展中進行了一段特定區間的操作。

而一位長期投資人也有可能在短期賺取到不錯的報酬時,為了想要追求更高的獲利,最後損失掉先前曾經擁有的帳上獲利。

你的投資方法不一定每次都可以帶來預期的結果。但是你還是必須堅守原則,有紀律的進出市場。

就如同葛林布雷這位價值投資者曾說過:「一個方法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它不是一直有用,甚至經常沒用。」堅持到底的使用這套方法,市場終究有一天會站到你這邊!

特定進場點分析(SEPA策略)

馬克的特定進場點分析策略是他在歷經了多年的交易經驗與許多大師的方法後,發展成一套專屬於他的方法,也源自於他發現股票市場中的三個特點:

  1. 買股票有好時機,也有壞時機
  2. 超級強勢股在發動之前,就能被辨識出來
  3. 正確投資超級潛力股,可以讓小帳戶在短時間內累積龐大財富

特定進場點分析(SEPA):一套講究精準的策略

SEPA的目標是運用所有重要的資訊,結合了企業的基本面與技術面,針對高勝算交易,選定精確的進場點。

唯有考慮到全部的因素:包括基本面、股價、成交量與大盤市況都彼此配合時,才能執行交易

SEPA的五大要素

  1. 趨勢(Trend):明確的股價上升趨勢
  2. 基本面(Fundamentals):來自於盈餘、收益與毛利的改善,這些都是可以被客觀衡量的條件
  3. 催化劑(Catalyst):驅動機構法人的交易興趣,推升股價快速上漲
  4. 進場點(Entry point):多數強勢股都會提供至少一次或多次的低風險/高報酬進場機會
  5. 出場點(Exit point):保障資本,必須先設定停損位置,打到了就該認賠

成長股的特色:

  1. 在發動之前,基本面和技術面都以經有了相當期間的傑出表現。
  2. 超過90%的成長股飆漲的時機,都出現在大盤脫離修正或空頭市場的轉折點。處於空頭市場時,不應該做成長股的交易。
  3. 超級強勢發展階段通常發生在公司生命週期的年輕階段(比如說公開上市的十年內),擁有可資驗證的盈餘和成長記錄。(這點與我們之前介紹的《破解四季報》這本書類似 (文章連結)
  4. 企業高速成長階段大多發生在公司規模還小,反應靈敏的時代,資本市值也相對較小。
  5. 不要放掉本益比高的股票:成長股通常市場會給予它溢價,這是正常現象

雖然我相當認同價值投資中「內含價值」的理論,在價格低於企業的內含價值時,以安全邊際的價格買進公司的股票,藉由價格回歸到價值來獲利。

但是,價格是如何回到價值的?葛拉漢曾說:「市場上就是有一股神祕的力量…」而葛拉漢在《證券分析》這本書中也一再強調股東應該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向公司經營層提出要求,類似於現今的激進投資人(activist investors)。

但是一般投資人很難做到與公司內部人或大股東抗衡,事實上價值並不會驅動股價,行情是由人們實際下單造成的。價值只代表一部分,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上的供需。這也是我認為洞悉經濟學中最基本的供需原理,是在市場上獲利的關鍵能力之一。

順勢交易

篩選超級強勢股時,馬克初步引用的濾網(篩選標準)是採用股票純技術性行為的準則,目的是要順著既有的主要趨勢方向進行交易。唯有符合第一個準則,才會做接下來觀察公司的基本面的步驟,進一步濃縮候選股清單。

首要法則:股價低於200天移動平均以下就絕不買進!

只要股價處於長期的下降趨勢,絕不考慮投資這家公司。將股價的波動進行四個階段的分類,依序分別為:

第一階段:整理(consolidation)
在整理階段股價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動,底部整理的時間有可能很長,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場買入公司的股票,必須忍受一段時間的等待期,端看公司是否有任何催化劑可以驅動股價上漲。

第二階段:承接(accumulation)
在第二階段,股價開始緩步上漲,開始有資金持續流入抬高股價,價格拉回的底部逐漸墊高。這個時候開始買入股票的效益最大,可以避開許多等待的時間,跟著強勢的股價來獲利。

對我來說,已經了解基本面的公司,營運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也是積極布局的好時機,通常在近期公司就有可能有利多消息,或是盈餘發布日可以作為催化劑來

第三階段:做頭(distribution)
由於市場有愈來愈多人注意到這檔股票,會使得股價的漲勢開始加速,甚至行情波動的幅度愈來愈大。愈晚買入的人,承受愈大的下跌風險,持有的時間也會愈短,換手頻率上升。一旦價格上漲到沒有人願意再繼續買入,需求下降也會使得被高估的股價開始下跌。

當股價上漲動能消失,沒有辦法再創下新高價位,投資人也該思考退場機制,保住應賺得的獲利,等待下一次行情的展開再進場。

第四階段:下降(capitulation)
股價走勢總是先於基本面的變化,在股價上漲動能消失以後,往往會伴隨盈餘表現不符預期、分析師調低目標價格等利空消息。我們無法預知或斷定市場上是否有人比我們更早得知這些訊息,有機會可以出脫股票,但當股價開始下跌時,不管因為什麼理由,投資人都應該提高警覺,以保護資產不受損失為優先要務。

當股價低於200天移動平均時,就是以經到達第四階段,低接股票其實是冒了更大的風險,有可能面對股價更大幅度的下跌。好的投資時機在於第二階段,受到技術面「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的激勵,或是有基本面催化劑的助攻產生持續性的上漲動能。

判定第二階段的基本法則:高於200天移動平均線!

挑選市場領導股

市場領導股是馬克最愛的股票類型,也讓他獲利最為豐厚。這類企業擁有最快速的盈餘成長,不管是營收、獲利與市場佔有率都名列前茅。雖然市場領導股也是大家最容易發現的股票,但是投資人往往認為股價的估值過高,難以說服自己買進這些股票。

想要投資這類型的股票,必須理解到底是什麼力量趨動這些股票持續上漲?

這些公司可以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還可以賺大錢,維持健全的盈餘成長。它們的商業模式通常可以快速擴張,盈餘成長能夠保持在20%或更高的水準,甚至在表現最好的時候可以保持35%以上的成長率。只不過要注意維持高成長率是一件相當高難度的挑戰,這些股票在面臨成長瓶頸時股價也會面臨相當大的波動。

挑選市場領導股的基本法則:先專注在產業內最頂尖的兩、三支股票,也就是盈餘、銷或與毛利最好的領先者

有趣的是,注意行業中的領導股不僅能讓你獲利,也能讓你對於大盤的變化更加敏感。根據過去的統計,有超過60%的超級強勢股跟整個產業群的漲勢有關。如果某個產業類股中最重要的幾家公司突然下跌,往往代表這個產業中的其它公司,甚至上下游產業鏈都會受到波及。

重要基本面

股價的重挫,其中必有緣故。驅動股價上漲的原因不是過去的營運表現,而是對於未來公司成長的預期。所以,當價格行為發生重大變化時,往往都是警訊!

在基本面的條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盈餘」

  1. 一家公司能夠創造多少盈餘?
  2. 能夠持續多久?
  3. 盈餘是否可預測或是否有可持續性?

在美股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財報公佈後優於預期往往會大幅上漲,而低於市場預期則會大幅重挫。特別留意那些擊敗盈餘估計的企業,尤其是盈餘利多愈大愈好。不要認為跳空上漲後是利多出盡,有時反而是漲勢的開始,持續數月之久。

基本面對於股價的發展階段有什麼影響?當股價走勢處於第二階段時,停留的時間長短就取決於基本面的條件,強勁的盈餘成長與分析師的盈餘向上修正支撐股價維持強勢的狀態,也是成長股的顯著特徵。

股價走勢圖

運用股價走勢圖做為工具,提高交易的勝算。

股價走勢圖可以用來判斷大局趨勢,也可以用來尋找整理區間,評估接下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在馬克的交易策略中,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況下,當潛在報酬顯著大於風險時才會買進。堅守價格波動收縮型態(VCP),當價格波動收縮,底部逐漸墊高、成交量萎縮,籌碼逐漸穩定的情況下來尋找向上突破的買點。(類似於笑傲股市中的Canslim投資法 文章連結

結論

一家企業即使完全符合我們的基本面投資準則,也不代表我們應該立刻買進。用上述我們討論的順勢交易、挑選市場領導股、重要基本面與股價走勢圖等面向來決定是否要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才是一個完整個決策流程。

事實上,一般投資人對於某支股票的看法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主要的參與者,也就是大型機構法人的看法才重要,因為他們才有能力可以拉抬股價上漲,而一般投資人的工作是去偵測到這些現象。

我相當推崇馬克的方法,也認為這套方法有其獨到之處,可以在市場中獲得令人稱羨的獲利。但是,所有的投資書籍就如同武功秘笈,人人得而修習之,但最後一步是將所學化為無形,內建於心。並且日日潛心修煉,方可登峰造極。在讀完這本書後,我也希望每位讀者可以從模仿開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