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開大腦的偏誤,做出好判斷!-《精準決策》讀後心得

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做決策的?

一個思考的決策流程,包括了六個步驟:

1. 定義問題

2. 確立準則

3. 權衡準則

4. 產生備選方案

5. 用各個準則評估每個備選方案

6. 計算最佳決策

一個理性人的決策方案,可以依照這六個步驟來作出完美決策,理性代表他的「價值觀」與「風險偏好」。

不過,我們過去也曾經介紹過《有限理性》(連結) 這本書,告訴我們雖然我們很想要保持理性,但是由於許多因素的現治,包括時間和成本的影響,導致我們無法做出最好的決策。

人類的判斷力如何受限?

在這本書中,作者討論了關於決策受到哪些限制,包括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有限自私、有限察覺與有限道德,這些內容幫助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面對的問題,也可以更有效的管理我們的決策流程,提高我們的判斷力!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是造成人類判斷力最不堪一擊的偏誤,主要因為人們太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因此往往在決定時,會願意承受更大的風險。

過度自信的來源通常有三個:過度精確、過度估計與過度定位。

這三種信心通常來自於不願意接受反向的資訊,以為自己所知的就是一切,也使得把預估的結果,放到一個過小的信賴區間,當事情的結果不如預期時反而變得無法應對。

橋水創辦人達利歐曾說:「我們最大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知道自己不懂,我們對錯誤和學習持開放的態度。」

或者是聖雄甘地的話來說:「過分肯定自己的智慧是不明智的。最強大的也可能弱化、最有智慧的也可能犯錯,提醒自己這一點。」

三種捷思法

除了過度自信,關於生活中或者投資時常討論的心理偏誤,許多專業的名詞大家也很熟悉,但是,能做到避免這些心理偏誤的人卻寥寥可數。

再提醒大家一次,這些捷思法或者是經驗法則是我們用來簡化決策的認知工具,舉例來說:

1. 可得性捷思法

表示我們容易因為記憶或者是過去的經驗,直覺性的對某件事情做出判斷。

2. 代表性捷思法

表示我們我們會因為大多數人的想法、基本比率或是平均值來對某件事情做出判斷。

3. 確認性捷思法

表示我們會去尋找佐證自己想法的資訊來強化自己的信念,對某件事情做出偏頗的判斷。

在面對這些心理學上常見的偏誤時,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高我們判斷力?

因為不是每件事都必須嚴格控制理性,有一個法則可以幫助我們做出選擇,問自己:「到底該不該簡化我的決策流程,讓捷思法幫助我更有效率?

1. 當你省下的時間超過決策品質上的損失時,你就可以依賴捷思法。

2. 當你省下的時間遠低於決策品質上的損失時,你最好不要相信直覺。

什麼是決策品質上的損失?

舉例來說,你對於你每天上班的通勤路線已經很熟悉了,在何時出門,採用何種交通工具,預期在何時抵達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這時,你又何苦為難自己再去找出更好的交通路線呢?

但是,把情境轉換到投資上,什麼是決策品質上的損失?

我們可以把決策損失想成投資的「損失風險」。當一筆投資需要承受很高的風險時,你就應該審慎面對,將所有可能影響成敗的因素納入考慮,而不能只想靠捷徑來獲利。

有限意識

史上最大詐騙案之一馬多夫騙局,在《不存在的績效》(連結) 這本書中作者馬可波羅就提到:為什麼這麼顯而易見的騙局,卻沒有人發現?人們為什麼那麼容易忽視眼前的事實,對於好到不真實的結果,沒有任何警覺性,反而順理成章的接受了對方的說詞。其中有一個可能是,你希望這是真的,因此也犯下了確認偏誤。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資訊超載

人類在做出決策時,注意力和腦力不足以關注環境中每個可能的相關事實或資訊。即使有辦法可以關注大量的資訊,也會陷入決策疲乏,辨別不出來哪些資訊為真,哪些為假?

為避免資訊超載的問題,我們必須不斷的過濾資訊,選擇哪些是我們需要的資訊,哪些是我們會捨棄不用的資訊。這個過程看似主動,實則是在一個無意識的情境下持續的運轉中。

大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轉動,使我們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資訊、沒辦法注意到環境的明顯變化、聚焦在錯誤的問題上,最重要的是:侷限了我們的思考能力,讓我們容易受騙上當!

該怎樣避免「有限意識」?

你必須先擁有對有限意識的認知,也就是承認這個情況確實存在。

你應該對於週遭的微小細節保持敏銳的觀察力,不要讓得過且過的心態在某些事物上誘使你用直覺思考,反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習慣也是一種「有限意識」,壞習慣就如同溫水煮青蛙,一旦被我們察覺,想要再改正回來必須花費更大的力氣。

情緒、從眾效應更是讓我們現入當下的氛圍中無法脫離,你必須反向思考:有哪些事是沒人注意到,看起來好像理所當然,仔細思考卻極不合理的現象?

例如馬多夫的超穩定績效,你可以想想:這個世界上還有第二個人可以做得到嗎?如果有,是不是用一樣的方法?有什麼我可以學習的地方,來幫助我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那為什麼馬多夫可以?有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多一份懷疑,就是給自己多一點思考的空間避免犯錯。

框架與偏好逆轉

用什麼樣的框架來思考事情,也會讓你對同一件事情發展出不同的判斷與決策。

舉例來說,假設美國現在正準備迎對一場重大傳染病的發展,預計會導致600人死亡。下面的兩個方案,你會支持哪個方案呢?

A方案:可以拯救200人

B方案:有1/3的機率可以拯救600人,但有1/3的機率是600人都會死亡

在A跟B這兩個選項中,多數人的選擇都是A方案。

現在,再提出另外兩種方案:

C方案:將有400人死亡

D方案:有1/3的機率沒有人會死亡,但有2/3的機率是600人都會死亡

在C跟D這兩個選項中,多數人選擇的是D方案。

照理來說A和C的結果是一樣的,B和D的結果是一樣的,為什麼卻產生這樣矛盾的結果?

答案就是框架,兩次的選項用不同的描述,從「拯救生命」框架轉移到「喪失生命」框架,造成決策者的感知差異,也對他們的選擇造成重大的影響。

試想,誰想從一個救世主,變成一個殺人犯呢?

心理學中的損失厭惡告訴我們,人類對於損失引發的厭惡感會大幅高於獲得相同數目引發的愉悅感,這也說明了我們為什麼總是喜歡選擇確定的那個選項。

我們喜歡安全感勝於不安全感,即使這個安全感是假性的也無所謂。

舉另外一個例子,下面這一場賭局你會選那一個呢?

1. 肯定收到1000萬美元

2. 拋硬幣,正面可以或得2200萬美元,反面則是0美元

多數人的選擇都是1。

雖然2的期望值比較高,但是人們並非總是用期望值來進行決策,而是以「期望效用」作為標準。在這裡,對於肯定可以拿到錢的確定性決定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期望效用,也左右了我們的選擇。

換個框架,結果立變

改變框架就可以改變我們的決策行為,也讓許多人也利用框架來影響我們,達到他人預設的目標。但這些選擇不一定是對我們有利的!

倘若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避免框架效應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做出對我們最有利的選擇呢?

答案是在面臨決策時,先找出參考點。

參考點就是你看待事情的框架,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參考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

我們在《零偏見決斷法》(連結)這本書中提到「決策四部曲:WRAP」的第一項,就是W 擴增更多的選項。

我們應該問的是能不能都要?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不能再多做些什麼?有沒有更好的選項可以幫我達成目的?哪怕只是多出一兩個選項,都可以發揮極大的力量!

「框架」等於「視角」

我過去介紹過另外一本《框架效應》(連結),也是在告訴我們擺脫框架的重要性。了解框架不但能讓你在投資中保持更開闊的心胸,進行更多思考與做出更好的決策,也可以讓你在生活中發現更多可能性,創造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我很喜歡《框架效應》把框架分為四個階段,從發現自我的「意義框架」;使用「接觸框架」驅動我們更樂觀、更積極嘗試新事物;培養同理心,與人建立好的關係,讓我們有勇氣拋開「比較框架」的束縛;最後,「突破框架」為我們的人生開創新局,擁有更多幸福感與成就感。